心脏好似人体的发动机,而心脏瓣膜则是这个发动机内的阀门。某些心脏瓣膜由于先天发育不良、风湿热侵袭、化脓性细菌感染等等因素而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在这里我们要提到的是另一个因素:老年性退行性变。
今年83岁的张老先生是武鸣人,自一年前起便逐渐发生活动后胸闷心悸,症状反复出现,虽然每次休息一会都可以缓解,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严重时甚至无法活动。张老先生曾经为了改善病情而多次入院治疗,经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他患了“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中度关闭不全”。
为治疗心瓣膜疾病,张老先生和他的家人经多方咨询,于2016年6月9日慕名来到了我院心胸外科求诊,杨柳山主任接诊了患者后,除了详细了解心脏瓣膜病变之外,重点考虑了张老的年龄因素,张老已经83岁了,术前的糖耐量试验、肝胆彩超、X片、心肺功能等项目均提示身体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退化或不全的表现。为进一步明确评估术前病情和对手术风险的承受力,经全院多个科室会诊后,一致认为:病情有手术指征,但风险很高,除术中要尽力做好心、肺器官功能的保护外,术后还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预计术后如顺利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明显提高。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详细沟通,6月23日,由杨柳山主任亲自主刀为张老先生施行了“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得到了麻醉、体外循环、护理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不久,张老先生就顺利地脱离了呼吸机,精神、饮食、活动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张老的儿子说,考虑到父亲高龄,他刚开始对手术建议还心有忐忑,然而,看见术后父亲精神不错,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对这次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杨柳山主任表示,以前类似这样的患者,很多都考虑治疗成本的问题,不愿接受手术,导致了病痛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寿命减少。随着现代社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对疾病的治疗也产生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老年患者愿意接受手术,这就对外科医师的治疗、监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心胸外科一直以来致力于不断攻克新的专业难题,拓展新的专业领域。83岁心脏瓣膜病患者是我院心胸外科成立以来收治的最高龄患者。此次成功为其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标志着我院心胸外科在近年来攻克多项难题的成绩单上,又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知识科普:
何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指在自然衰老的过程中,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继而瓣膜增厚、变形、钙化,出现狭窄或(和)关闭不全表现。尤其主动脉瓣的病变对人体影响尤为明显,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关闭不全的老年患者,一旦出现血压大幅波动的情况,很可能导致心衰、冠脉供血不足导致猝死的风险。只有将病变瓣膜替换为人工瓣膜,才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