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来源:作者:李莉娟 钟梦琪审核:覃华芳点击: 次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约占60%~70%。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现存的脑卒中患者有700多万人,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为200万例,存活的患者中约3/4已失去劳动能力,新入院卒中患者里,约41.5%为疾病复发。如此高的发生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让人闻“风”丧胆。如果你以为,脑卒中只“青睐”于老年人,那么你就错了。在现存的脑卒中患者中,就有2.7%~14%的患者年龄在18~45岁之间,这表明,卒中“低龄化”、“年轻化”已称为不争的事实。
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好发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各大医院脑病科门诊已开始门庭若市,前来咨询的脑卒中患者人数也随之上升。通过观察发现,排着长龙等待就医的人群当中,已不再仅仅是年过花甲的老年人,而是多了许多年轻的面孔。
青年卒中的“罪魁祸首”——动脉粥样硬化
与老年人脑卒中相比,青年卒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病因相对复杂繁多。虽然部分患者是由于脑血管畸形或先天血管发育异常、遗传基因等病因的影响。但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罪魁祸首。据调查研究显示,亚洲青年卒中患者以男性居多,约占71.4%~76.3%。其原因可能与男性工作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高有关。在我国,青年卒中(缺血性)排在前三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而这些危险因素最终会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对于青年人群,尤其是35岁以上男性,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尽早戒烟戒酒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尤为重要。
四大原则,预防青年卒中
原则一:远离香烟,利人利己
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引起炎症,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吸烟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2倍,同时吸烟还增加心梗、癌症的发病风险。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为吸烟找任何借口!
原则二:别熬夜!压力要适当释放
在中国,家庭地位仍以男性主导居多。与女性相比,青年男性往往需要承受许多压力,家庭生活、儿女就业、加班忙不完的工作等等,常常会让男性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在美国的一项“压力与卒中发生率”的研究中表明,压力越大,发病率越高。因此,要学会寻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压力释放,减少熬夜加班的次数,与朋友及家人倾诉,适当地运动,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
原则三:坚持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协会推荐对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4次40分钟的中重强度的有氧运动,能使血管得到扩张,加速血流,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其次肥胖和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都有关。运动能帮助减肥,从而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原则四: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食(如图),已成为公认的最健康的饮食方式,它不仅能讲脂肪摄入降低至30%(甚至更低),使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超过8%,而且其倡导摄入植物纤维和蔬菜,对身体有利无害。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盛行的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