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裹中参西,厚德精医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疗技术

2025 年全国疟疾日:巩固成果,严防输入再传播

发布时间:2025-04-21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作者:预防保健科 唐莎莎审核:覃华芳 韦安静 覃超点击:

分享到:

2025 年4 月26日,我们迎来了第 18 个 “全国疟疾日” 。2021 年,我国成功获得消除疟疾认证,这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然而,近年来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出现,局部地区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今年全国疟疾日的宣传主题为 “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旨在提醒人们持续保持警惕,守护来之不易的成果。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 92 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疟疾流行状态,每年发病人数高达 1.5 亿,约 200 万人因疟疾失去生命。


疟疾,民间俗称 “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是夏秋季节常见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这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当蚊子叮咬人并吸血时,疟原虫就会随之进入人体血液,从而引发传播。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分别是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为常见。


一、疟疾的传染源

疟疾的传染源是现症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但只有当他们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这些携带疟原虫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可能成为疟疾传播的源头,威胁他人健康。


二、疟疾的传播途径

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咬患者或带虫者后,再叮咬正常人,就会将疟原虫传播给后者。疟疾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雨量密切相关,温暖、多雨的气候适宜蚊虫和疟原虫的发育、繁殖,所以疟疾流行季往往伴随着蚊虫大量滋生。

此外,人口流动也会加大疟疾传播风险。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较弱,进入流行区后容易感染;而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入非流行区,则可能将疟疾传播开来。除了蚊虫叮咬传播,疟疾还可通过母婴传播,比如胎盘受损或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血液污染胎儿伤口,就会造成先天性疟疾;输血传播也是一种途径。


三、疟疾的临床表现

根据发作周期,疟疾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感染疟疾后,最主要的症状是 “发冷”,且伴有剧烈发抖,医学上称为 “寒战”,持续几分钟后便会发高烧,体温可达 40℃。大约 3 - 4 小时后,患者会大量出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除了发冷、发烧,患者还常感到乏力、疲倦、食欲不振,伴有头晕、背部和四肢酸痛。儿童患者有时还会出现抽搐症状。重症疟疾病人可能陷入昏迷、胡言乱语、脖子僵硬,甚至危及生命。


四、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规范治疗与药物预防:一旦确诊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可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液中的配子体,二药合用,连服 8 天。为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需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目的。此外,乙胺嘧啶等药物可用于预防疟疾,一般每周服用一次,但需持续服用。治疗恶性疟时,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疗效较好。

2.防蚊灭蚊是关键:除药物预防外,防蚊、灭蚊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及时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减少蚊虫滋生地;宿舍要安装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也可使用 DDV、灭蚊灵等杀虫剂喷洒,还可以点蚊香、灭蚊片或燃烧艾蒿驱蚊。

3.加强传染源管理:疟疾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疟疾病人和带虫者,因此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者,能有效控制疟疾传播。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传染源,降低传播风险。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巨大影响。通过加强预防、治疗、监测与控制等措施,我们能够有效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携手努力,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创建一个无疟疾的世界贡献力量。

清廉瑞康

预约挂号

门诊流程

医保指南

健康体检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