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裹中参西,厚德精医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疗技术

中医治痛有妙方!这两个案例让你见识传统医学的神奇

发布时间:2025-04-28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作者:陈芒华审核:覃华芳韦安静 覃超点击:

分享到:

头痛反复发作、外感久治不愈?别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运用黄帝内经脉诊法+针药结合的“黄金组合”,成功破解两大疑难病症,一起来看中医如何“对症拆招”——


案例一:10天外感久治不愈?中医1次针灸+2剂药见奇效!

汪先生因外感出现鼻塞、咳嗽、咳黄痰、气喘、动辄汗出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在初诊前,他曾在外院就医并服用“头孢”“克林霉素”等药物,但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持续困扰着他的日常生活。

初诊时,我院针灸科陈芒华副主任医师运用黄帝内经脉诊法对汪先生进行了细致诊断。诊察发现,汪先生腋下、胸部、全腹肤温低;左侧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两倍以上,右侧人迎脉持平寸口脉;阳明脉细软,大肠脉软结代,肺脉紧,肾脉细紧结代,肝脉软短结代。根据这些脉象特点,结合汪先生的症状,陈医生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1次针灸治疗,并给予白天服用大青龙汤加减1付,以解表清热,晚上服用酸枣仁汤1付,以安神敛汗。

经过此次治疗,汪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复诊时,他已无鼻塞、气喘、汗出症状,仅偶有咳白痰。再次运用黄帝内经脉诊法检查发现,汪先生全腹肤温仍低,腹部、脐下有压痛,尺肤稍热;人迎脉与寸口脉持平,但均出现结代现象;太阳脉沉软数,阳明脉沉,肺脉紧结代,心脉结代,大肠脉结代,肾脉短数结代,肝脉紧滑数。针对复诊情况,陈医生再次为其实施1次针灸治疗,同时调整用药方案,让他白天服用射干麻黄汤加减1付,晚上继续服用酸枣仁汤1付,巩固疗效。


案例二:3个月头痛每天发作?中医2天让频率“断崖式下跌”!

陆女士近3个月来,每日都遭受双侧额颞部反复胀痛折磨,单次发作持续长达半天,同时伴随耳鸣、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尽管她自行服用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散后症状稍有缓解,但长期的病痛不仅引发失眠、食欲减退,还致使其陷入易疲劳、焦虑的不良状态,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初诊时,陈芒华医生运用黄帝内经脉诊法对陆女士进行全面诊断。检查发现,陆女士下腹部存在压痛,可触及奔豚,两侧少腹呈现条索状改变,尺肤发热;右侧人迎脉大于寸口脉2倍以上,左侧人迎脉稍大于寸口脉;阳明脉软短,大肠脉软短结代,心脉稍大于肺脉,肾脉偏大,肝脉软短结代。基于这些脉象与体征,陈医生为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施1次针灸治疗,并安排患者白天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1付,以温补脾胃。晚上服用黄连阿胶汤1付,以滋阴安神,连服两日。

经过精心治疗,陆女士的病情得到极大改善。复诊时,她的头痛发作频率由每日一次锐减至每周1 - 2次,且每次发作时间仅持续数分钟,耳鸣、头晕等伴随症状全消失!再次通过黄帝内经脉诊法检查发现,陆女士乳下出现压痛,脐周肤温偏低,耻骨联合处有冷感,但双侧人迎脉已与寸口脉持平,病情显著好转。


为什么中医能“精准打击”顽固病痛?

1.黄帝内经脉诊法:像“人体扫描仪”一样,通过触摸肤温、探查20+处脉象(人迎脉、寸口脉、阳明脉等),精准定位脏腑经络失衡点。

2.针药结合+昼夜调护:针灸快速疏通淤堵,缓解急症;白天药方主攻“祛邪/温补”,夜晚药方侧重“安神/滋阴”,24小时全方位修复机体。


这两个案例,不仅是两位患者的“健康转折点”,更是中医“辨证施治”智慧的生动体现!从古老的脉诊法到灵活的方药配伍,中医正用千年积淀的经验,为现代人的疑难病症提供“温柔而有力”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或你身边人正受慢性疼痛、反复病症困扰,不妨试试“老祖宗的智慧”!

清廉瑞康

预约挂号

门诊流程

医保指南

健康体检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