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2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作者:ICU二区 陆庆元审核:覃华芳 覃超 韦安静点击: 次
近日,我院通过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成功将一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重症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再次展现了医院在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硬核实力。
时针回拨至惊心动魄的5月2日,当日,一名70岁的女性患者突发胸痛2小时,从扶绥县当地医院转运到我院进行救治。到达医院急诊科时患者意识丧失、血压骤降,超声提示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诊断为心源性休克。心电图显示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酶谱急剧升高,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需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抢救绿色通道。
重症医学科二区副主任刘品晶会诊后指出,患者突发胸痛、症状持续,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明显,明确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心跳骤停死亡,必须紧急启动ECMO保驾护航。“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血压无法维持,必须尽快行PCI治疗。”刘品晶副主任回忆,“用传统方式治疗,如无ECMO保障,此类患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紧急抢救!急诊上演生死时速
时间就是生命!在重症医学科二区主任杨益宝的统筹安排下,科室立即启动了ECMO救治流程。二线、三线医师团队闻令而动,主动从“五一”假期模式迅速集结,与一线医护形成立体化支援架构。ECMO小组核心成员刘品晶、何罗宜等迅速到达现场,同步进行股动脉穿刺、管路预冲,20分钟后建立ECMO循环,体外生命支持正式启动。ECMO如同一台“人工心脏”,替代患者衰竭的心肺功能,将暗红色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氧合后转化为鲜红的动脉血回输体内,为濒死心肌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与此同时,心血管内科一区介入团队迅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冠脉近端次全闭塞,随即植入一枚支架开通血管。
术后,患者被转入重症医学科二区,经抗凝、抗血小板、容量管理等精细化治疗下,心脏功能逐步改善。治疗过程中,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和ECMO运转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和不间断守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心脏功能逐渐恢复,36小时后已经可以脱离ECMO的“保护”,6天后转到心血管内科一区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ECMO为血运重建赢得“黄金窗口”
“急性心梗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时,紧急单纯开通血管可能无法逆转恶性循环,风险极高,ECMO的早期介入能稳定血流动力学,为血运重建和心肌顿抑恢复创造条件,降低多器官衰竭风险。”此次成功救治,是医院ECMO团队、胸痛中心、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部门无缝衔接的结果,是医院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的体现。
重症医学科2区ECMO团队紧急ECMO置管抢救
重症医学科2区ECMO团队紧急ECMO置管抢救
患者康复转出重症医学科2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