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20来源:作者:杨杰 神经外科:朱寿鸿审核:郑莹点击: 次
陈大哥今年58岁,虽然有高血压,但能吃能睡,农活也没落下过,一直觉得身体不错,然而今年4月份突然出现的头晕拉响了警钟,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平常的头晕竟然救了他一命。
4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陈大哥正在回家路上突然出现的头晕让他眼前一黑,看不清东西,左边的身体还感到麻木,待坐下休息一会儿,这些症状又没那么明显了。
反复头晕十多次以后,陈大哥有些慌神了:“老这么头晕不能正常干活,还是去检查下到底是什么原因。”
在当地医院血管造影的结果让陈大哥大吃一惊:脑基底动脉狭窄,而且已经堵住了75%,基底动脉是脑部的主要供血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就像是高速路堵车!脑子得不到足够的血供,就会出现中风偏瘫,甚至昏迷死亡!为了保证脑供血,必须尽快疏通该血管。
医生建议做支架手术,去除闭塞,恢复动脉供血。听说要往脑袋里面放东西,陈大哥怕了:“脑袋上开刀,这个太吓人了,不敢做。”
回到家里,在家人的劝慰下,陈大哥想通了,不做的话突然发生中风,命都没了,还是防患于未然,家人商量后决定去个可靠的医院手术。因为之前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做过心脏搭桥术,陈大哥对我院的医疗技术一直很放心,所以主动提出要上南宁来做手术。
在我院神经外科进一步检查后,陈大哥的主治医生王伯强确认为基底动脉狭窄已经达到90%,经过3个月的时间,闭塞又增加了15%,病情十分凶险,随时可能存在生命危险。
“还好你决定做手术了,不然你有高血压,一发病命都没了。手术不用在脑袋上动刀子,微创就能做——从大腿根做个小切口放入导管,然后顺着血管将导管穿到脑基底动脉后再置入血管支架将狭窄的基底动脉撑开就可以了。”王医生的话让陈大哥松了一口气,不在脑袋上动刀子,风险就小多了。
由于陈大哥的动脉已经闭塞了90%,导管插了三次才通过动脉狭窄段,手术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支架安置成功,埋在陈大哥脑袋里面的炸弹被顺利解除。手术三天后,陈大哥就回家休养了。
神经外科主任范学政博士介绍,基底动脉狭窄多发于患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有趋于年轻化。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脑缺血的表现,如头晕,一过性偏瘫失语等,脑血管狭窄如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导致脑卒中(脑中风)偏瘫失语,甚至昏迷死亡!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例,死亡者过半,大部分幸存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大部分卒中患者之所以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急性期治疗,或盲目服用无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治疗导致病情加重,都是由于尚未认识到脑血管粥样硬化在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外科手段提前预防中风的发生。而且,外科的手术方法大部分都是微创的方法,比如该患者通过一个微创手术——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完全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范主任提醒: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脂高血压和高体重的“三高”人士出现了头晕,一过性偏瘫失语等表现切不可轻视,应当到医院做详细检查以排除动脉狭窄风险,如条件允许最好每年做一次血管造影,以保障晚年生活的健康安宁。
陈大哥术后和主治医生王伯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