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裹中参西,厚德精医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回家过年,他的诊室从广西搬回了新疆

发布时间:2014-02-20来源:作者:梁乾胜 实习生 农宇审核:当代生活报点击:

分享到:

 

    本报讯  常年在外的游子春节归家最大幸福莫过于与家人团聚,而家在新疆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哈尔乌苏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空港院区的蒋燕军医生则将他的诊室从广西搬回了新疆。


    蒋燕军医生的家乡新疆和静县农业局的一名公务员李和民,患耳鸣症5年,辗转北京、新疆等多家医院治疗未能康复,蒋医生得知其病情后主动要求为其治疗,不久李先生的病情有所好转,并写来感情真挚的表扬信,向蒋医生表示谢意。


    每次回老家时,蒋燕军都会帮部分老乡看病,这次是他三年来第一次回老家,找他看病的老乡也比以往多得多。


    “以前学医的时候也会为老乡看病。”2月13日,蒋燕军医生告诉记者,以前因为经验不足,不敢帮太多人看,因此以前每次也都是只看3到5个人那样,今年春节回来因为工作了几年,能力提高了很多,同村的人也都知道自己是做医生的,所以很多人都在过年串门的时候顺便拜托他帮忙看看!一些老乡看病之后挺满意,便会把他们在其他村子的亲戚朋友也一起叫过来!


    据了解,这次放假回家蒋医生一共为大约60人看过病,虽然看病过程中分文不取,还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他并不后悔“这就像是过年回家时你要给父亲母亲买点东西一样的,是自然而然的事!” 蒋医生说:“毕竟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这么多同乡的叔叔阿姨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给了我和家人很多的照顾和帮助,所以我十分乐意为他们看病,这样做是应该的!”


    蒋医生还介绍,他看诊过的“老乡患者”主要患的是结石,心脏病以及其他的一些慢性疾病,为了熟悉病人的情况,掌握病情的最新动态,他还特地建立了一个电子文档,将每一位他看过病的老乡的姓名,年龄,地址以及生病的症状等信息完整地记录下来,做成一份份“电子病历”进行保存。


    “很多病人得的是慢性病,这并不是一次就能治好的,而且不少病人要用的处方很多很复杂。” 蒋燕军说,做这样的记录一来可以了解他们的病况,自己心里也有个底,二来也可以对他们看诊后的疗程进行跟踪,了解他们用药的进度和病情的发展情况,这样自己也好及时给他们相应的反馈和帮助!


    李和民是蒋医生在长假期间看诊过的病人之一,在找到蒋医生看诊以前,他深受耳鸣的困扰已有五年“之前严重的时候两只耳朵白天晚上都在不停叫,用了很多药,看了很多家医院都没有好转!”


    当记者拨通远在新疆的李和民的电话时,他表示,自己是经与蒋医生住在同一村的亲戚介绍而找到他的。


    “之前我与他并没有接触过。” 李和民说,尽管之前与蒋医生素不相识,但是,说起他看病时的态度,李和民赞不绝口:“他给我看病时非常热情和认真问诊问得非常细致,看诊完后,还将给我开的处方及疗程的进度详细地写在短信里发给我,还时不时的和我沟通了解我的情况,对其他病人也是一样的!”


    目前,李和民的病情已大为好转。“现在基本上是隔几天才耳鸣,白天基本上没有过,我非常感谢蒋医生,他非常负责任,非常敬业,真的很谢谢他!”


    蒋燕军医生在归乡探亲期间,接诊了不少像张和民这样的患者,接诊病人达60余人,处方量超过100多方,患者随到随诊。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晚上9点,蒋大夫在给患者切脉,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在一旁等待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晚上9点,蒋大夫在给患者切脉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晚上9点30分,蒋大夫在给患者切脉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晚上9点30分,蒋大夫在给患者望诊。老父亲在一旁静静的等候,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晚上10点,蒋大夫在给患者切脉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晚上9点30分,蒋大夫在给患者建立电子病历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蒋大夫在给患者建立电子病历,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和母亲在后面等候(右边第一位蒋大夫的老父亲、第二位母亲)

2014年2月1日(大年初二),看完病的老奶奶心里乐滋滋的
 

清廉瑞康

预约挂号

门诊流程

医保指南

健康体检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