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7来源:作者:校党委宣传部审核:广西中医药大学点击: 次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网也将同步直播。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为悼念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以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而设立。以国家公祭形式缅怀死难者,寄托哀思、不忘历史、汲取教训,有助于开拓未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悼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以立法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国家公祭日,我们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超越了个体、家庭和小圈子,也超越了血缘、社交圈与乡土的情感,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共同在悲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国家公祭日也是一次全民国民教育的普及活动。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学校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让参加纪念活动的师生员工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
相关链接:
国家公祭网 http://www.cng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