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2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作者:重症医学科审核:覃华芳点击: 次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养单位),是广西中医重症质量控制中心,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并获得广西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2003年,医院为了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集中危重症患者统一救治,规范危重症患者诊疗,筹备成立重症医学科。2010年,重症医学科正式成立。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重症医学科已发展成拥有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ICU一区和ICU二区两个病区,共有医护人员112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
重症医学科一区团队
重症医学科二区团队
医疗特色
目前重症医学科拥有中央监护系统、中央监控微泵系统,ECMO、呼吸机、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边支气管镜及清洗消毒设备、Picco监测仪、床旁重症B超、床边DR、血气分析仪,降钙素源检测仪器、血栓弹力图等先进设备。科室熟练应用多种诊疗技术:开展床旁经皮气切技术、各种困难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脉搏轮廓心排监测技术(PiCCO)、床边持续血液净化(CRRT)人工肝DEPMAS+血浆置换、ECMO等先进技术,熟练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对危重病患者进行连续生命监测、器官功能支持及各类危重症病人诊疗。收治各种严重感染、各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严重创伤以及重症胰腺炎等各类危重病人,特别在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脓毒症、MODS、重症胰腺炎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特殊的临床科室,这里的患者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且无家属床旁陪护,日常照料及专业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他们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人人争做有温度的医护工作者,为患者提供专业、细致的治疗和护理。为打造优美就医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诊疗氛围,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带领科室团支部将医患温情、科普知识、新媒体元素、科室风采等内容融入科室文化墙中,让文化墙成为了科普教育的新基地、医患对话的新窗口。
重症医学科团队近3年来以危急重症为重点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全力构建中医系统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模式。2019年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成立ECMO团队,成为区内率先开展ECMO技术的三甲医院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以ECMO技术为中心、多学科联合(特别是急诊科、心内科、胸心血管外科等)急危重病人抢救模式。截止到2021年11月,已利用ECMO技术救治患者65例,其中院际协作开展ECMO治疗病人12例,抢救成功率50%以上。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24小时待命,与死神搏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人才建设
科室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理念,医护人员多次参加全国、区级、校级、院级的各项比赛,荣获多项荣誉。科室先后成立了机械通气小组、CRRT小组、ECMO小组、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小组,护理还成立了伤口造口小组、静疗小组等亚专科小组,实现了人才梯队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了重症医疗护理质量。学科带头人伍民生教授从事重症医学专业20余年,拥有多个社会任职,主编专著1部,主持多项区级、校级科研课题,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是医院脑死亡判定技术组组长。学科队伍拥有高级职称1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占医疗组70%,中级职称占65%以上。科室注重营造业务学习、练技能、强内涵的学习氛围,每年外出学习培训、进修20人次。
科研教学
重症医学科不仅担负着各年级研究生、本科学生的理论教学任务、临床带教工作,还担负着培养中医住院医师的重任,负责培训区内中西医结合专业进修学员,为中医系统重症医学科输送了大批医护人才。
重症团队一直提倡融合创新,不断突破固化的惯性思维,积极参加各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带领全区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同质化发展,规范区内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以学术促科研、以科研促临床,科室近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及各厅局级课题20余项,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近60余篇。
逆行出征
2020年,在武汉疫情防控最前沿,瑞康重症战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2月12日,重症医学科杨益宝、覃惠娟、罗晴随广西第三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十堰市。
我院第一批出征队员宣誓
2月15日,重症医学科唐晓、刘品晶、李亚茜、周凯、冼晶晶、李咏翔、周卫兰7名医护人员随广西第四批医疗队驰援武汉沌口方舱医院。重症医学科成为我院派出援鄂队员最多的科室。
我院第二批出征队员宣誓
3月8日,沌口方舱医院休舱之后,唐晓带领7名队员再次请战。3月14日,7名队员到达协和医院西院,投入到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援助任务。
我院医疗队员在武汉协和医院西参与救治工作
近年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点发展重症专业学科的建设,我们重症人肩上的责任更重,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学校的相关政策;同时领会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文件精神,夯实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以办一流学科为引领,勇往直前,乘势而上,为创建国内一流、区内领先的中医重症领头羊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