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裹中参西,厚德精医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南国早报】身体里缘何长“石头”? 医生揭开其面纱胃结石女子空腹狂吃山楂 胃部出现鸡蛋大结石

发布时间:2025-02-13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作者:记者 黄占玲审核:点击:

分享到:

CT扫描显示,患者宋女士胃部有类圆形混杂密度影。 医院供图

医生在和患者沟通。 南国早报记者 黄占玲摄


南宁市民宋女士(化姓)因空腹吃下大量山楂和牛奶,导致胃部产生胃结石,从而出现腹部疼痛、呕吐等症状。当她前往医院就诊时,还以为是急性肠胃炎发作,没想到却是小小山楂在作怪。2月12日,记者走访宋女士就诊的医院,医生认为,胃结石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如果吃的东西搭配不当,或者空腹吃特殊的水果、咀嚼食物过快,有可能会出现胃结石。


个案: 空腹吃大量山楂腹部剧痛


回忆起当时胃结石发作的情形,宋女士仍旧心有余悸。去年11月,宋女士陆续出现恶心、腹部疼痛、腹胀、胃反酸等症状,由于当时症状较轻,她没有多加理会。过了一段时间后,宋女士发现这些症状在加重,她以为是胃肠发炎,就自行购买了保济丸服用,情况有所缓解。


一天清晨,宋女士空腹吃下了大量山楂以及一杯牛奶后没多久,腹部疼痛加剧,在家附近的医院治疗后,疼痛感没有缓解,她便前往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在宋女士的胃部发现一个椭圆形的团块,如鸡蛋大小,最终,宋女士被诊断为因胃结石引发的胃肠道消化疾病。


解析:


胃结石和你想象的有所不同


负责对宋女士进行诊疗的医生是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宋杰。据宋杰介绍,当时医疗团队为宋女士进行了碎石手术,手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宋女士喝适量的可乐中和胃酸,促进碎石溶解,缓解胃部不适。


“胃结石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石头,和肾结石、痛风石等有很大的不同。”宋杰说。胃结石,又称为胃内异物凝集,它主要发生在胃内,未能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外来物质或药物在胃内聚集,经过一定的时间,在胃酸的作用下固化成硬块,不是单纯的石头。


在日常生活中,空腹或过量食用山楂、柿子、黑枣等鞣酸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胃结石的产生。比如宋女士喜欢吃山楂,山楂内富含的鞣酸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鞣酸蛋白,进而与其他物质胶合凝聚成胃结石。此外,一些异食癖患者,吃下大量的头发、墙皮、树皮等,也可能会导致胃结石的形成。而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其肠胃功能比较弱,也有可能会产生胃结石。


防治:


避免空腹大量食用易形成结石食物


胃结石在胃里出现初期,部分人会产生反胃、反酸、呕吐、恶心、干呕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当成胃肠道疾病对待。也有部分人在胃结石较小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那么该如何防治?对此,宋杰建议,如果在排除了食物、药物等因素的情况下,身体仍旧不时出现反胃、呕吐等情况,应当前往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在生活中,要避免空腹大量食用柿子、黑枣、山楂等易形成胃结石的食物,食用要适量,并尽量在饭后食用。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在饮食方面,要讲究荤素搭配,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因为口腔中的口水是碱性的,细嚼慢咽有助于口水进入胃肠道,和胃酸相中和,较好地促消化,保护胃肠道黏膜。患者如果有异食癖或者慢性疾病,要及早找医生就诊,按医嘱治疗。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清廉瑞康

预约挂号

门诊流程

医保指南

健康体检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