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0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作者: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谭奕 文/图审核:点击: 次
一觉醒来,嘴巴张开就弹响,脸颊隐隐作痛,连喝水吃饭也受到影响。南宁市民晓晓(化名)以为只是普通落枕,去医院看病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医生表示,耳朵前“咔哒”一声响,吃硬东西时脸颊发酸……其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都有可能是颞下颌关节在“报警”。
误以为落枕
其实是“下巴罢工”
▲关节检查。
“那天早上起来张嘴就响,牙齿后面酸痛,我以为是落枕以及上火导致的,没想到是关节出了问题。”晓晓回忆起发病初期,下巴的异响和隐痛被她误认为是小毛病。直到进食时张嘴困难,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好在及时就医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
打哈欠时听到“咔哒”一声响,吃东西时腮帮子酸痛,嘴巴张不开了……这些有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作祟。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潘小池表示,颞下颌关节就像自行车链条,是需要左右联动工作的关节。在咀嚼时若长期单侧用力,另一侧关节会变成支点,导致韧带像松掉的橡皮筋被拉长松弛,进而引发关节弹响。当韧带过度松弛,甚至可能发生关节脱位。
这种俗称为“下巴罢工”的“美女病”,并非个例,潘小池近期就接诊了一名年轻女孩。女孩张口受限已有半年,最近开始出现关节处反复疼痛的症状,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其因学习压力大,常常紧咬牙关看书,且习惯用单边牙齿吃东西。“关节负荷大,精神压力大,长此以往加剧肌肉紧张度,所以患了病,这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体质等因素息息相关。”潘小池表示。
并非“美女”专属
职业也是重要诱因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专盯”年轻女性?
“‘美女病’并非空穴来风,研究数据显示,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9%~56%,20~30岁年龄段最为高发。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作用于关节骨、软骨、关节盘等结构有关,还会改变疼痛调节机制,让女性对疼痛更敏感。”潘小池说,其实该病并非年轻人专属,职业也是重要诱因,教师、歌手、客服等需要频繁说话或张大口的人群,因关节过度使用更加容易出现肌肉群酸痛。此外,长期偏侧咀嚼、爱熬夜、精神紧张的人群也常被这个病“盯上”。
▲颞下颌关节CT图。
该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锦颜表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脏腑功能下降,尤其是肝肾亏虚,筋骨得不到充分的濡养,也会出现颞下颌关节疼痛的情况。在中医理论体系里,常见的症型有风寒阻络型和气滞血瘀型等。风寒入侵导致经络凝固,引起活动不灵活;气滞血瘀则可能由于情绪波动、劳累等因素造成经络不通,引发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相应的穴位按摩或茶饮调理。李锦颜建议,日常在家可以按摩下关、听宫、风池、合谷等穴位3~5分钟,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风寒型体质的人群则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吹风扇或空调时要注意避免直吹。同时,要少食冰冷食物,保持情绪稳定。
“下巴烦恼”怎么解
饮食调整。建议避免食用硬质食物和黏性食物,减少硬壳类、坚果及黏牙食品的摄入,以防加重关节刺激。推荐选择软质饮食,如煮熟蔬菜、软质水果、汤类及肉泥等,以降低咀嚼负荷。纠正单侧咀嚼习惯,注意双侧后牙区均衡使用。若存在牙齿缺失情况,建议及时进行修复治疗。
保护关节。避免频繁咀嚼口香糖、长时间说话及过度张口动作(如打哈欠、大笑),控制张口幅度;不要长时间歌唱,避免关节过度负荷。同时注意改正日常紧咬牙习惯及情绪紧张时的磨牙动作。
局部理疗。建议采用热敷疗法,用温热毛巾敷于颞下颌关节区域,每次15分钟,每日3次,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痉挛。
放松和减压。放松技巧有深呼吸、冥想或做伸展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复杂,早期干预能有效缓解症状。“下巴烦恼”最根本的药方在于自身对关节的科学使用和精心养护,如有明显张口受限,张闭口时持续关节区弹响或关节疼痛,应及时至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