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8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作者:王东芳、郭伟堃(妇科)审核:覃华芳覃超 张佳婕点击: 次
为推动基层中医妇科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区域诊疗水平,推动区域内中医妇科事业高质量发展,广西中医妇科质控中心于8月15-16日在玉林市举办基层中医妇科质控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由广西中医妇科质控中心主办,玉林市中医医院承办,以“守正创新·质控赋能——基层中医妇科诊疗能力提升实践”为主题,依托基层实践需求,聚焦前沿技术与中医特色疗法,旨在通过系统化的专题讲座与实践经验分享,强化玉林地区基层中医妇科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质控意识,为基层医师搭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150余名来自玉林市及周边县(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妇科骨干医师参加培训。玉林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姚光,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吴雪峰,广西中医妇科质控中心主任、我院妇科主任郭伟堃等出席开幕式。
郭伟堃在开幕式上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是中医妇科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其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妇女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他指出,当前基层中医妇科质控存在标准执行不统一、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亟需通过系统化培训构建“标准统一、流程规范、监管闭环”的质控管理体系。他提出,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让规范化的中医妇科诊疗技术扎根县域,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分级诊疗目标。
本次培训邀请了区内外妇科领域顶尖专家团队,授课内容既涵盖现代微创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又突出中医药特色的应用,形成中西医协同的质控能力提升培训框架。
微创手术的精准操作是基层妇科质控的薄弱环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炎春教授带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质控新视角,提出“解剖分层—功能重建—长期管理”三阶质控模型,其分享的内异症手术中副损伤的识别及处理、“纱布球顶穹窿”等暴露方法为基层医院复杂病例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枝福教授对无能量宫腔镜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推荐意见进行了详尽解读,系统讲解无能量宫腔镜适应症、膨宫压力控制、视野暴露技巧等安全操作规范,特别强调基层医院设备条件下的手术风险规避策略。我院郭伟堃教授则聚焦普妇手术质控细节,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术前评估、术中处理等普通妇科手术的质控要点。
针对基层妇科常见病高发病特点,专家团队重点解读中医特色疗法的质控标准。南宁市中医医院易蕾教授系统梳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外治体系,从三焦概念、任脉与盆腔炎的关系、筋结形成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脐灸、八卦揉腹疗法等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应用。我院吴媛媛教授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从人工受精助孕与中医调周、中医调理与IVF-ET过程中卵子质量提升等多方面阐述中医药在生育力保护中的应用。两位专家均强调,中医特色技术的质控核心在于“辨证精准度”与“操作规范性”的有机统一,需避免经验化诊疗导致的疗效波动。
本次培训班立足临床、紧扣实践,涵盖妇科微无创技术、手术技能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疑难疾病精细化手术管理以及中医外治经验等多个核心主题,为基层学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培训班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诊疗规范化和质控能力,更有助于推动区域中医妇科医疗质量的同质化发展,同时搭建了“专家-学员-医疗机构”三方联动的长效交流机制,为后续技术下沉与质控督导奠定了基础,最终使广大基层患者享受到更优质、更规范的中医药服务。
会议现场
出席培训班开幕式的领导及专家
专家授课